专利挖掘是为了从科研生产中发现可以用来申请专利的创新点,让科研成果得到充分保护,从而使科研过程中付出的创造性劳动得到更全面保护。
专利挖掘工作的流程通常为:确认研发项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构建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甄别技术方案中的创新点。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分析技术方案
检索现有技术
创新度及风险判定
确定创新点
专利挖掘,往往需要遵循一定的挖掘思路和有效的分析方法,最终做到技术成果向专利申请素材的全面转化,并通过合理推测,得出更多的专利申请素材,也为未来的科研方向提供思路,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1)基于研发项目
研发项目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大量的问题,因此这里也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创新点密度最高的地方,应作为专利挖掘的重点对象。
这种挖掘主要是从完成任务的技术组成部分出发,对研发的方方面面进行盘点,找出各层面的技术要素,得到各层面的技术创新点。
(2)围绕创新点
这种挖掘主要是按照专利制度的要求和专利申请的条件,围绕某些创新点进行研究,通过关联因素寻找其他创新点。
(3)包绕竞争对手核心专利
包绕竞争对手核心专利的专利挖掘是企业专利战略的重要内容,往往是企业间进行专利交叉许可的基础。其方法步骤一般包括识别竞争对手核心专利,从不同方向进行围绕挖掘,梳理确定不同围绕方向的创新点,以及形成专利申请。
(4)围绕标准专利构建
在一些特定的领域,比如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是企业进行围绕技术标准构建专利挖掘的重要驱动因素,能够将专利申请布局在行业技术标准中,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执行战略发展意图,同时在应对侵权纠纷时减少举证的困扰。
(5)针对规避设计
规避设计是以专利侵权的判定原则为依据,通过分析已有专利,使产品的技术方案借鉴专利技术,但不落入专利保护范围的研发活动。
一般需要针对对手专利的独立权利要求进行规避。
规避设计的途径
替换原则:哪些环节可以替换(非等同)。
省略原则:哪些环节可以节省(非改劣)。
转用原则:哪些技术可以转用(非组合)。
误区一:专利的技术含量必须很高
误区二:简单的结构不能报专利
*简单的结构更应该通过专利进行保护,防止竞争对手仿制。
误区三:必须做出了样品,或者技术方案已经经过验证
*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都是一种技术方案,这种可以进行表述的技术方案往往不是样品、样机的状态。
*样品或样机的制作往往导致申请专利的时间拖延。而专利申报是遵循先申请原则,同样的技术授予在先者专利权。
误区四:软件产品不能申报专利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中明确,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不延及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处理过程、操作方法或者数学概念等。因此软件著作权登记对于软件的法律保护有一定的局限性。软件的专利申请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
------
在实践中,企业的专利挖掘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协同合作,有时还需要专业的专利代理人、专利律师等人员一起参与,共同进行头脑风暴,形成创新的技术方案。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敖包副业网看到的,谢谢!